阅读历史 |

第221节(1 / 2)

加入书签

结果严所长摆摆手,很是不当一回事儿,“这个不麻烦,连市也有我们的同志,两边常要通信交流。到时候你把翻译好的论文交给连市的同志,让他们用传真机传过来。”

严所长一副对自己亲自上手翻译很是抗拒的态度。

他下意识抬手捋了把头顶,总觉得摆脱这个工作后头发掉得都没那么快了,自己也仿佛年轻了十来岁,黑眼圈也小了一圈。

老江给他瞧脉的时候都说他脉象摸着好了不少。

他还有那么多研究没出结果,可不能先过劳把自己累死了。

生怕顾莞宁推辞这份工作,严所长沉声道:“小顾你放心,咱们研究所的资金是不充裕,但你的稿酬绝不会拖欠。再过阵子,如果你交上来的稿件质量一直都比较稳定,我就向所里申请把你的稿费提一提。”

顾莞宁:“……??”

啊,严所长是不是误会她的意思了?

她其实不是这个意思的……

她张嘴想说什么,最后闭上什么都没说。

总觉得再说什么就更像欲盖弥彰了。

从严家出来,顾莞宁没看到身后严所长长舒一口气的反应,她和程砚洲紧接着去了小窗口。

研究所给票证里多是营区特定的票证,只能在营区小窗口用,当然斤两都一样。

初六去京市,二哥早托人看好了房,买房的钱也让他朋友先垫付,这么麻烦人家肯定要好好感谢一下,带些阳市的特产就很有必要。

还有外公的朋友和学生,当初顾家遭难那些长辈都关照了不少。

再一个,这次去京市还想打听打听丁家和何家的事,这肯定不是一句话就能搞定的。

手头的肉票有不少,但是肉买得并不多,余下的票证顾莞宁交给了今天值班的小陈。

部队有很多未被收养的孤儿,吃百家饭,少数常辗转在父母的战友家中生活,更多的是凑堆儿相依为命。

一般是后勤部和负责家属问题的妇女同志在照顾。

或是像程砚洲一样,领工资的时候拿一部分捐出去。

初二吃了一天面条。

初三早饭后九点一过,二哥顾鹤庭开车,载着顾莞宁和程砚洲朝纺织厂家属院董建业同志家的去。

早俩月,董建业就从门卫那里知道好兄弟要来拜年吃饭的事,他估摸着就是初三初四这两天,便留好了东西等人上门。

果不其然,这天就来了。

董建业和他爱人热情地上茶上点心招待。

程砚洲先把热水给顾莞宁让她暖手,然后跟顾鹤庭从背的竹筐里拿东西出来。

这竹筐是谢明望从京市带回来的,比木筐体积大,但更轻。同楼里许多家属见了都喜欢,听说他们要去京市都想托他们带几个回来。

数量太多拿不了,顾莞宁就答应她们一户带一个,这算起来也有十五六个。

给董建业带的年礼是下了心思的,像糖果奶粉、新鲜蔬菜、鱼和腊肉、笋干梅菜干等等,另外路上还在百货商场停了下车,买了几包点心和一块年糕。

东西还没拿完,董建业和他爱人就赶紧阻拦,边说边把那些贵重的放回去,嗔责道:“老三你还当不当我是兄弟?咱俩什么时候这么见外了?”

“把那菜留下,鱼咱今晌午炖了,别的都拿回去。”

他们两口子把东西放回去,顾鹤庭就不遗余力拿出来,“这不是程老三给的,这是我给的。董哥之前帮了我们大忙,这点东西不算什么,你别推辞。好歹我也算是董哥你半个战友了,再推辞就是见外。今年事情多,一直没能亲自上门来谢谢董哥,董哥你见谅。”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董建业只好收下东西。

他们在桌子边推锯的时候,顾莞宁已经和这家的几个孩子混熟,兜里的糖都给出去一半了。

董建业仨孩子,大儿子二女儿小儿子。

拿了顾莞宁的糖,一个个嘴甜得都喊起了姨姨,还把爹妈商量好的菜单都给秃噜干净了。

顾莞宁发誓,她只是单纯聊天玩儿小孩,没想知道点什么。

大人们寒暄结束,一看时间不早,立马钻进厨房准备午饭。

显然董建业也清楚程砚洲是个大厨,跟自家好兄弟他也不客气,立马把掌勺这份重任交出去。

董建业的爱人罗大姐给三个男同志指清楚各种调料食材放置的地方,出来和顾莞宁悠闲地坐在一起喝茶唠嗑。

端看面相和听那嘎嘣脆地说话声音,顾莞宁就知道罗大姐是个能干爽利的性子。

这个年代的女同志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能顶半边天,甚至九分天!

内外一把手,工作上争先进,家庭上生儿育女教育孩子赡养孝顺父母,细究起来这里面真没男同志什么事儿。

厨房。

原本定好的菜单又添了几道。

顾鹤庭和董建业在旁边打下手,程砚洲戳着刀在旁边等俩人洗菜,三人分工合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