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六十六章从小麦中窥出国士(第一更)(2 / 3)

加入书签

个农学专家吗?”

周正忍不住惊呼的同时,心里的震撼早就已经无以复加了。

因为眼前这位来自于江南的梁先生的师傅,竟然就是享誉国际的小麦育种专家,农业教育家,华国现代小麦科学主要的奠基人之一……

这未免也太震撼了吧!

那位金先生的名号,曾经在国际上占据了强势的一席之地,被外界称为东方神农。

可能很多人只知道喂饱了华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袁先生,但其实和袁先生同样优秀的金先生,也是人们应该赞扬的对象!

因为单纯从小麦和水稻的利用率上来讲,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对于小麦的种植量还是比较庞大的。

相对于沿海城市,以及那些南方区域种植水稻的传统中西部地区对于小麦的需求量则更高,这也是为什么南方吃米北方吃面了。

周正之所以知道金宝来先生,也是因为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文章上说金宝莱先生13岁的时候,父亲就已经离世了,而且当时家里极不富裕,很拮据,他的升学问题也曾经成为了亲友们议论的焦点。

但在这种情况下。

金宝莱先生的母亲竟然毅然决然扩大家庭的养蚕业,全力支持儿子继续上学,这就更让人觉得震撼了,而年少时候的金宝莱先生也深深的知道母亲的辛苦,平时学习完了的时候,经常帮助母亲采桑叶,缫丝。

上山砍柴,贴补家用。

这其实和周正的生活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过大的差距,但是朴实的山村生活,培养了金宝来先生对于一方故土的深刻的感情。

也是因为山村人民的疾苦激发了他振兴祖国农业,改变农业落后面貌的志愿。

所以,要是单纯的说,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周正最佩服谁的话,可能袁先生都要往后排一排了。

因为他出生于西部地区,当时小麦选种中的那些问题,母亲的老师刘涛,也曾经去找过不少关于金先生的那些书籍。

“你小子知道我师傅?”梁老头哈哈大笑,眼看着小家伙,刚才眼珠子都已经亮了起来。

心里琢磨着,难不成这臭小子敬佩的师傅的厉害?

要真是这样的话,那还真敢情好!

和这种天才级别的人物打交道的时候,千万不能以平常的心态去和他们说话。

因为这样很容易被他们绕到一个比较弯的道路上,因此,打打感情牌其实是比较容易的事儿。

“那是当然的了!”周正一脸激动,“刘爷爷曾经给我讲过金先生的故事,说当年敌人入侵,广大麦田被侵占,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祖国在灾难中呻吟的时候,是金先生挺身而出,高声喊出人民需要粮食前线需要粮食支援,还说人民在召唤他,他必须尽快培育出更多的良种。

当时的那种环境,金先生为了搜集小麦良种,利用每年的暑假到农村去调查,还受到了一些人的监视,三九年的北川之行,甚至受到了非法扣押……”

周正毕竟是学传媒的,以前也曾经去客串过几把主持人,在说这话的时候,情深意切,瞬间就带入了自己的感情。

梁忠国那也是由感而发,长长的叹了口气,说:“你说的没错啊,我师傅当年确实挺苦的,记得他老人家还跟我说过,为了进行小麦良种的选择,师傅他老人家好多次都差点被那帮人给带走了。

好在这件事情最终被解决了,也是在四零年的当口,他老人家对川蜀地区的小麦品种进行了系统的搜集和整理,还搞出了中大二四一九……”

“这个我知道,当时金先生合川市农业改进所合作,把这个优秀品种分发到了各地的实验场进行了,区域适应性的试验成绩特别优异,所以到了42年那会儿,这个品种和矮立多两个小麦良种,就已经开始在川蜀地区进行推广工作了,只是我听说当时还挺危险,敌人的轰炸机经常在天上来回的飞……”

“那可不嘛,只是我师傅当年觉得躲在防空洞里太浪费时间了,他就琢磨着,既然这么浪费时间的话,还不如自己在家里去做一些研究呢……”梁老头在说起自己师傅的时候,整个人都有一丝意义深邃的感觉,师傅他老人家实在是太优秀了。

“这个我也有所了解,金先生当年发表的《华国小麦区域》和《华国近30年来小麦的改进史》,堪称填补了华国小麦事业空白的著作,我以前还曾专门拜读过,只可惜不是这个专业的人,所以看起来很吃力……”

……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的都聊开了,一旁的赵部长被架在旁边。

原本想跟着插上几句,但是他对于金先生的了解尚且只处于一个较为空白的阶段,看两个人眉飞色舞的聊起来,想插上一句都没有可能。

好不容易等两个人眉飞色舞的说完,金宝莱先生在坚持小麦科研工作的同时,和同事们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从全国各地搜集到小麦品种5000多份儿。

还从云贵地区找到了一个全新的小麦品种,并且将此品种大力研发,从而填补了华国小麦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